找到相关内容1955篇,用时22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南无观世音菩萨略解

    、破业障、圆满、随心自在、速超上地。   “大悲心咒”,简称大悲咒,共有八十四句,到处可以请到,此处不录。根据此经的要求,诵持此咒者,也有规定:要发广度众生的大菩提心;身持斋戒;于诸众生,起...做到“动静二相,了然不生”。不若一般人的耳根是向外分别声音,致受外境例如赞叹或诽谤所动,生起贪嗔爱的烦恼,促成杀盗淫妄的业,再受轮转生死的苦报,这也就是观察分析世间音声之虚妄不实,而能不受所动,入于...

    圣严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6390085663.html
  • 契理契机与人间佛教的未来

    和道德,唯发挥其个人欲望的结果,而佛教自身如专注于“清净无为消极白利”,则以之教化传统中国的世道人心尚且不能,何况面对新的社会状况。而三界六凡中,“诸天耽乐,修罗方嗔,饿鬼沈幽于,畜生终埋于昏迷,...

    俞学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6390285667.html
  • 太虚大师“人间佛教”思想析

    思想,其现实的基础则是佛教里早有的“佛在人间”的思想。因为佛教不是远离世间的,“以佛法言:则有情世间中无量无边众生,依佛慈悲,誓愿救之度之利之乐之,虽在不辞应身而为化导,何得厌而离之!”佛教也不是...心力,而亦是众缘所成,转变为人生万物。利他则自他俱利,害他则自他俱害;造因善则结果良,造因则结果坏。而众缘所成,既不违科学,唯识所变,又皆是各人自心之力,不须外求矣。”在以缘起观和唯识思想为指导下,...

    黄夏年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6230886346.html
  • 关于佛化婚礼的五点争论

    超越,充分享受到“常乐我净”的真实快乐。一句话,佛教精神原本在于让人快乐和欢喜的,并为此设立了“五乘佛教”,引导大家追求真正真实的大快乐大欢喜。五乘佛教中,人乘佛教是基础,让人珍惜人生,脱离,在佛法...入骨痴。杀他鸡犬命,身死墮阿鼻。   此诗批评了那些举办婚礼时大肆铺张、甚至举债以图一时风光的陋习,尤其是杀生害命,取一时之乐而造地狱业,实是愚蠢之至。婚姻本是喜庆之事,将喜庆变成一场屠杀肯定是不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6231786372.html
  • 了“生”脱“死”的佛学智慧

    藏经》说:“是命终人,未得受生,在七七日内,念念之间,望诸骨肉眷属与造福力救拔,过是日后,随业受福,若是罪人,动经千百岁中,无解脱日。”“犹尚迷误,不觉旧曾所落险道,或至失命,即堕”,那就“永处...之业而轮回于六道。“业”是轮回的重要条件。善的业因产生善的果报,的业因产生的果报,不断地在六道间流转变化。死亡是这一期生命的结束,但另一个再生连结意识又于下一个生命生起。  1、生死流转之缘起  ...

    邓庆平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13491987039.html
  • 论西藏寺院神舞“羌姆”的起源

    都作出一致的认定。如《西藏王统记》认为乌孜大殿是“大日如来佛拯救众生之坛城”(注15)。尔金林巴发掘的伏藏(注16)《莲花生大师本生传》亦有一赞颂:   天然不变之佛殿   地基广大接云霄 ...(注9)为王宣说‘十善法’和‘十八界’许多法门。以此惹起西藏诸大鬼神的嗔恨,而发生了雷击红山宫和洪水冲涮了澎塘宫殿的灾难。意乐法的大臣们振振有词地说:‘这是信佛法的报应,必须将印度僧人赶走’。于是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7332987449.html
  • 观音传说 (上)

    菩萨普门品》云:「众生被困厄,无量苦逼身,观音妙智力,能救世间苦,具足神通力,广修智方便,十方诸国土,无刹不现身,种种诸,地狱鬼畜生,生老病死苦,以渐悉令灭。」又云:「争讼经官处,怖畏军阵中;念彼...,致受外境赞叹或诽谤等所动,生起贪、嗔、痴、爱、等烦恼,促成杀、盗、淫、妄业,再受轮转生死的苦报。若能观察分析世间音声之虚妄不实,而不受一切歪境干扰、影响,就能入于如如不动的大解脱境。2.是《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6563988661.html
  • 阿育王传(5-7卷)

    优留曼荼山加趺坐。时此山有二龙子兄弟相将与五百眷属俱。尊者商那和修作是念言。若不恼触此龙龙终不起。即作神变动优留曼荼山龙瞋即放大风雨尊者所。尔时尊者入慈心三昧。慈心三昧法虫毒水火不能伤害。亦如尊者...  摩突罗国有族姓子。诣尊者所出家学道。尊者即便教授以法得须陀洹。得已不复进修。尊者敕言。汝勤修道业。答言。和上。我以断三。何须更修。尊者晨朝着衣持钵共此比丘向摩突城次第乞食。乃至真陀罗子身有癞疮...

    安法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6575088683.html
  • 〈四教颂〉试解

    位是顶法后生起的善根。于前顶法观四谛已,于四谛理忍可于心,亦即了悟四谛理,于心不生动疑。又于此位能忍而不退堕。前顶位是观境空,忍位更观能取亦是空无,即能所皆空的道理。忍位分有上中下三品。   下...恶劣环境的力量,不会因此退到下一位。例如证得初信,不再退到二乘、凡夫等。也不会退失所得到的位次·、行法与观念。舍利弗因释提桓因的试探,乞其左右眼,却嫌之弃于地,而退失菩提心,堕二乘地。由积因力弱,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11343589825.html
  • 论师的圣果观(上)

    唯除无间”,亦不同于东山住部之主张见具足者会故意损伤物命。   三、世第一法定不可退   有部不仅认为“预流者无退”,即使是登入顺决择分善根之“忍”位,也已认定其“毕竟不退,不作无间业,不堕”...烦恼,证得圣性义,一般说是见道位(初果——预流果)。既然证初果可断一切结(烦恼),已得四证净,“亦得静虑”(16上),何以它还要主张“预流者有退义”、“诸预流者造一切,唯除无间”(15下)呢?   ...

    悟殷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11350489880.html